系列專題講座三 |〈環境、人擇與數位造物〉
《未來的生命,未來的你─數位、機器與賽博格》系列專題講座三
〈環境、人擇與數位造物〉👉👉點我報名
活動資訊
當代社會下人們對於身體意識的解放,更在現代外科醫學快速發展以及植入物革命的影響下,徹底改變生命的長度與面貌。科學家預測未來的醫療將朝向終極的電子賽博格身體發展,這個預測無異於昭告了在未來每一個人都不再僅是血肉之軀,毋寧更像是伴隨科技演化的新物種。
忠泰美術館持續透過當代藝術的展覽及視角,回應長期關注之「城市」與「未來」議題,《未來的生命,未來的你》展覽邀請策展人沈伯丞策畫。本活動將進一步探討這個在未來世界中可能的生存情境,邀請國立中山大學生物科學系顏聖紘副教授、政大數位內容碩士學位學程陶亞倫主任,以及本次展覽兩位參展藝術家陳乂與黃新,一同於本場講座中導入學理與藝術創作的來回震盪,深入探討環境變遷所明顯影響的自然與人擇間的關係,以及在數位時空下形成必然的人擇,如何在網路創作中依舊展現出一定程度的自然演化現象。
- 活動日期|2023/12/2(六)14:00-16:30
- 活動地點|忠泰講廳(台北市大安區市民大道三段178號 忠泰企業大樓7F)
- 活動嘉賓|
主持:沈伯丞/策展人
演講:顏聖紘/國立中山大學生物科學系副教授
演講:陳 乂/參展藝術家
演講:黃 新/參展藝術家
演講:陶亞倫/國立政治大學數位內容碩士學位學程主任
- 活動流程|
13:30-14:00(30mins)報到入場
14:00-14:10(10mins)活動&展覽引述
14:10-14:30(20mins)主持人(沈伯丞)引言
14:30-14:50(20mins)演講人(顏聖紘)分享
14:50-15:10(20mins)演講人(陳 乂)分享
15:10-15:30(20mins)演講人(黃 新)分享
15:30-15:50(20mins)演講人(陶亞倫)分享
15:50-16:30(40mins)嘉賓對談、QA
- 報名方式|全程免費,名額有限,請把握機會!
- 注意事項|
1、本活動為免費參與,需預先上網報名(報名資料登記限登記本人參加,同一姓名不可重複報名;如代親友報名,請於填寫實際參與者相關資訊完成報名;建議12歲以下孩童由家長陪同參加,並亦須完成報名流程)。
2、報名成功者將自動取得系統電子票券,活動當日須憑電子票券(QRCODE)完成報到。現場採自由入座,報到時間為13:30-13:50,逾時恕不保留座位;13:55將開放現場候補入場。
3、報名時間至2023年12月1日(五) 12:00截止。主辦單位將於活動前一日統一寄發報到通知信,請報名時務必確認通訊聯絡信箱資訊並留意最新消息。
4、活動內容之權利屬版權所有者,任何攝影、錄音、錄影行為皆屬違法,本活動單位保留要求違法者離場之權利。
5、為配合政府防疫政策調整,自2023年2月20日起放寬室內戴口罩規定,本活動可自行斟酌配戴口罩。惟建議有發燒或呼吸道症狀、年長或免疫低下者,敬請配戴口罩,以保護自身健康。
6、本講廳內全面禁止飲食;雨具統一置放場外指定區域。為維持講廳內安全與維持逃生動線,請勿逗留、站立或坐在廳內走道與其他非開放座位區。
7、活動將以拍照或錄影進行花絮記錄,凡成功報名者視同授權個人在活動中的肖像權,供忠泰美術館 / 忠泰基金會未來行銷宣傳使用(網路及平面)。如有不便入鏡之觀眾朋友,請主動告知現場工作人員。
💡主辦單位保留活動異動之權利,如有其他未盡事宜及防疫規定,將依忠泰美術館官網及
Facebook粉絲專頁最新公告為主。活動聯繫:eranchang@jutfoundation.org.tw,(02) 8772-6757 ext.3541章小姐。
嘉賓介紹|
沈伯丞/策展人
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與理論博士,現為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雕塑系客座助理教授及藝評人。因為崇拜馬蓋先,所以想不開去唸了化學,當過材料工程師;又因為嚮往印第安納瓊斯,所以曾投入考古研究;仰慕奧地學派將經濟學視為人類行為學的概念,所以跑去任職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;喜歡展覽所以兼差策展人,並多次擔任國美館、當代館專題導覽講師。藝評文章散見於典藏今藝術、Artouch等。
顏聖紘/國立中山大學生物科學系副教授
國立中興大學昆蟲系、國立中山大學生物科學研究所碩士。1999年赴英國帝國理工學院攻讀博士學位,研究主題包括水螟亞科和凹翅螟亞科蛾類的系統分類、螢斑蛾亞科蛾類的系統分類等,並於2002年任美國國立自然史博物館研究員。2004年於倫敦自然史博物館任博士後研究員,獲頒第五屆辛特曼系統動物學科學獎,後返臺任教於國立中山大學生物科學系,建立「昆蟲系統分類與演化研究室」。擔任臺灣國際生物奧林匹亞(IBO)團隊「中華民國生物奧林匹亞委員會」的成員,負責國手選拔、培訓與國際賽作業事宜。
陳 乂/參展藝術家
畢業於臺北藝術大學科技藝術研究所,2006年獲得臺北美術獎,2010年與友成立藝術團體豪華朗機工。於跨領域的藝術實踐中,透過現實與虛擬意識的觀察比對,探討存在、意識、慾望、數據、環境、政治、經濟與社會等議題。慣以造景的手法,重組概念、媒材、議題與現地脈絡,並以此為基礎置入個人哲學的辯證與藝術語彙。曾參展於龐畢度IRCAM(2023)、越後妻有三年展(2022)、泰國雙年展(2018)、曼徹斯特亞洲三年展(2014)等。
黃 新/參展藝術家
新媒體世界的定居者,加密世界的新移民。自2014年開始互動新媒體的探索,2021年開始踏入加密藝術世界,開始進行 NFT的創作。作品〈共振若水〉曾獲akaSwap若水藝術獎;也曾在台北當代藝術館展出〈Blooming〉、〈100HEN - Not Without you〉等作品。而在區塊鏈上的生成式藝術世界,曾在fxhash上陸續發行〈Overstacked〉、〈Flossom〉、〈Recursive and Blocks〉等生成式藝術作品。
陶亞倫/國立政治大學數位內容碩士學位學程主任
新媒體藝術家,師範大學美術系畢業,台南藝術學院造形研究碩士,現任台灣清華大學藝術學院專任教授兼主任。陶亞倫是台灣當代藝術投入虛擬實境創作的先驅,創作領域眾多,從影像、聲音、機械裝置到光影不等。關注科技時代發展潮流,並擅長用自己的視角和觀點剖析社會現狀,拿下第9屆MADATAC馬德里現代數位科技影音藝術節的「最佳新媒體藝術裝置獎」 。